一、教学目标
1、知识与技能:理解什么是力的分解;知道合力与分力的关系;理解分解力的两种方法:正交分解与效果分解及其应用;会用作图法求分力,会根据矢量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计算分力。
2、过程与方法:通过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学习,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,进一步理解受力分析的方法及矢量合成与分解遵循的原则:平行四边形定则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知识观。
二、教学重点与难点
1、教学重点:受力分析、力的分解的两种不同方法及其应用。
2、教学难点:力的效果分解法及其应用。
三、教学方法
自主学习法、对比教学法、分析归纳法
四、教学时间:三个课时
五、教学过程
第一课时
一、自主学习内容设计
(利用一个习题导入新课:物体沿斜面下滑)
1、合力与分力的概念:如果一个力作用产生的效果和其他几个力 相同,我们就把这个力叫做这几个力的 ,这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 。
2、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。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时,遵循矢量的 ,故力的分解(遵循或不遵循) 平行四边形定则;
3、力的分解方法有 和 两种方法。
二、学生自主检测内容设计
1、将一个大小为1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,如果已知其中的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5 N,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( )
A 5 N B 10 N C 15 N D 20N
2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)
A、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7 N和4 N的两个分力 B、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9 N和9 N的两个分力
C、一个6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 D、一个8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
3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实验的原理是等效原理,其等效性是指( )
A、使弹簧秤在两种不同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B、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
C、使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 D、使两分力的大小之和等于合力
4、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的说法中,正确的是( )
A、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B、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个分力
C、合力的方向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D、两个力的夹角越大,它们的合力也越大
三、要点分析与导学设计
1、合力与分力的关系
教师通过习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,并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进行归纳小结,具体小结如下:
(1)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:合力大小介于两力之和与两力之差之间,故合力既可能大于等于分力,也可能小于分力
(2)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,故也遵循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
课堂习题: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,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,而其中一个力增大,则 ( )
A、合力F一定增大. B、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.
C、合力F可能增大,也可能减小. D、当0°<θ<90°时,合力一定减小.
2、效果分解及其应用
教师通过习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,并加以小结。
?力的效果分解法:过该力的末端作力效果作用线的平行线,交点与力的起点之间的长度即表示两个分力的大小
?力的效果分解应用步骤为:
(1)受力分析
(2)找第三力,并作其平衡力
(3)将该平衡力进行效果分解
(4)利用矢量直角三角形知识或相似三角形性质求解未知力
课堂习题:如图所示,物体重G=100N,保持静止.绳AC与BC分别与竖直方向成30°角和60°角,则绳AC的拉力为__________N,绳BC的拉力为________N.
提高题1:如下图所示,一轻绳上端固定,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.现对小球施加一个F=mg的水平拉力,使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并保持静止,则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( )
A. 30° B. 37°
C. 45° D. 60°
提高题2、如图,电灯悬挂于两干墙之间,要换绳OA,使连接点A上移,但保持O点位置不变,则在A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,绳OA的拉力将( )
A、变大
B、变小
C、不变
D、先变小再变大
第二课时
3、正交分解及其应用
方法小结:(由学生自主完成)
课堂习题:如图所示,物体静止在斜面上,重力G沿垂直于斜面方向和平行于斜面方向分解为F1和F2.如果使斜面倾角缓慢增大,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.在这个过程中( )
A、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减小,所以静摩擦力也减小
B、重力G的分力F2逐渐减小,F1逐渐增大
C、F1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
D、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始终与F2平衡
思考题:如图1-63所示,一半径为r的球重为G ,它被长为r的细绳挂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。求:
(1)细绳拉力的大小;(2)墙壁受的压力的大小。
第三课时:学生习题部分设计
1、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所受的力为( )
A、重力的斜面的支持力 B、重力、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
C、重力和下滑力 D、重力、下滑力、斜面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
2、一个质量m=2.0kg的物体,放在倾角为θ=30°的斜面上静止不动,如图,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=5.0N提物体,物体仍静止(g=10m/s2),下列论述正确的是( )
A、斜面受的压力减小5.0N
B、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.0N
C、物体受的摩擦力减小5.0N
D、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.0N
3、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,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。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,使物体A从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水平虚线位置,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。则在这一过程中,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( )
A、F1保持不变,F2逐渐增大 B、F1逐渐增大,F2保持不变
C、F1逐渐减小,F2保持不变 D、F1保持不变,F2逐渐减小
4、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、F2时不可能的是( )
A、F1或F2都垂直于F B、F1、F2与F都在一直线上
C、F1或F2的大小等于F D、F1或F2的大小、方向都与F相同
六、教学反思:
七、板书设计:
一、复习内容:受力分析
二、力的分解
1、力的分解概念:
2、力的分解方法:
(1)力的效果分解及其应用
(2)力的正交分解及其应用
评论